江苏消费网315和解平台
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 | 消保媒体

当前位置:首页 » 食品健康 » 食品资讯 >> 正文

食品资讯

涨价压力下餐饮业、猪肉业、建材业寒意阵阵
江苏消费网 (2008-05-27) 来源:本站原创
阅读:
台海网12月31日讯 (海峡导报记者 谢嘉晟 香卉辉)这是一场看不见血光之灾的产业变阵,无需与对手进行贴身较量,只是随着价格在市场的起起落落,一部分企业就痛苦地倒下了,一部分产业旧貌换了新颜。 
  在过去的一年中,价格的力量从来没有如此巨大过。由于猪肉批发价与零售价之间近似倒挂的价格落差,市场上的肉商有的关门歇业了,有的临阵倒戈加盟了对手品牌,猪肉市场的产业格局由此发生了巨变;由于顶不住租金成倍上涨的成本压力,不少餐饮名店无奈退出了竞争领域,餐饮行业的整合由此进一步加速;由于原材料价格的连番上涨,一些制造型企业也难掩颓势,发生动荡已是必然…… 
  价格起伏的背后,是相关产业链潜移默化的沧桑巨变,这只是价格波动后风雨市场中所折射出来的一个产业变迁侧面,事实上,过去的一年,由于价格波动,不少行业已经发生激烈动荡。 
  盘点一年,我们挑选了部分行业,透过价格的变化,剖析现状,希望能为业界提供借鉴。 

【2007变局之餐饮业】租金追杀餐饮店收兵 
  刚过去的一年,不少本就命悬一线的餐饮企业最终没能逃过租金的追杀,仓皇收兵。 
  曾经在湖滨北路火锅街喧嚣一时的火锅店,在今年选择了关门;一度风行鹭岛的禾祥西路咖啡街,成为出逃餐饮企业中最壮烈的景象。 
  在厦门餐饮行业的裂变中,上涨的租金成为夺命武器,直击命门。 

租金五年涨幅逾1倍 
  对于租店经营的个体老板来说,刚过去的一年最大的感慨恐怕莫过于租金的“飞扬跋扈”了,经营任何一个行业的经营者都能感觉得到,以普遍的5年租店周期计算,与5年前相比,今天很多地段租金上涨的幅度已远远不止1倍。 
  据21世纪不动产厦门鑫龙港加盟店区域经理马华坤透露:在最近两三年时间里,整个禾祥商圈的租金涨了3-4倍,现在禾祥西以聚祥广场为中心的周边地带,租金标准已经直逼中山路,超过了400元/平方。在SM城市广场和世贸商城,现在的租金标准差不多成了厦门租赁市场的标杆了。 

滨北火锅街之变 
  记者采访中发现,租金已经成为厦门诸多临街经营户普遍难以承受之重。 
  在湖滨北路火锅街,曾经名噪一时的 “有名堂”在今年最终选择了退市。 
  在此之前,“有名堂”曾经屡易其帜,从清粥小菜做起,改了一回自助火锅,其中还夹杂了一回商务套餐,退市之前又改回了自助火锅。但所有的努力似乎都无法力挽狂澜,今年,在湖滨北路活跃了有5年之久的“有名堂”仓皇收兵。 
  5年正好是 “有名堂”的一个租用周期,据育秀中心的一家物业中介称,相对于其它地段租金上涨的幅度,湖滨北路的店租上涨还算是比较温和的,5年前这里的租金大约是30元/平方,现在租金大约在60元/平方。 
  虽然涨幅温和,但还是不只“有名堂”一家难堪其重。在同一条火锅街上,“陶乡涮涮锅”、“渔如意火锅”的前身都曾是火锅店,经营周期满后拱手让人都只有一个理由:租金上涨的幅度已经超过了此前经营者所能承受的压力。 

厦门餐饮业躁动 
  不只滨北火锅店屡易其帜,在过去的一年中,由于租金上涨,整个餐饮业都在发生着改变。 
  同样经营火锅的“谭鱼头火锅”,年初从湖滨北路的建业大厦搬到了莲岳路段,据店内的员工称,搬迁的理由同样是租金所致。 
  咖啡店的整合可能是这整合波行情中尤为突出的败象。禾祥东西路上的咖啡店胜景也折戟于租金,在更早之前,我家咖啡、城市光廊、摩爱咖啡,都成了禾祥西路这条被称为 “富人街”上的匆匆过客。仙岳路和禾祥东路的一家咖啡连锁店,不久前全部改旗易帜,在湖滨南路一家三层楼的咖啡店,现在成了豪享来牛排馆。导报记者 谢嘉晟 

【2007变局之猪肉业】价格压力肉商频跳槽 
  今年以来,猪肉价格一次又一次地持续走高,进一步加剧了行业整合。尤其在最近一段时间里,零售终端里的肉商跳槽成风,纷纷掉转矛头加盟此前的竞争对手。 

经营户:坚持不住 
  “现在每个月都不怎么挣钱,有时候甚至还会亏钱,这肉快卖不下去了。”被问及经营状况好比被揭了伤疤,乐添农贸市场的猪肉经营户们连喊 “快坚持不住了”。 
  有这种感觉的远不止一家肉商。在金鸡亭农贸市场中,个别熟悉的肉商面孔,而今已经不见其人,此前的肉摊现在处于闲置状态;在槟榔、松柏等地的农贸市场,一些肉摊也是如此。 
  不少肉摊上的经营者告诉记者,平均一下成本,现在的批发价与零售价之间的价格差不多要倒挂了,批发价几乎是一天一个样,而零售价却涨不了那么快。 
  经营户普遍认定的理由是:“涨得太快,会影响到销量,但每个月的开销还是维持不变,甚至是往上走的,那怎么办,只好收摊走人了。” 
  远山农家猪区域经理杨永琛还分析了一个道理,现在的牛羊肉价格与猪肉价格基本上一样,在同样的价格条件下,猪肉的价格优势变得不那么明显了,这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。 

批发商:趁势收编 
  产业下游的经营户陷入两难困境,产业中游上的猪肉批发商,似乎也不是每家的日子都好过。 
  厦门一家知名的猪肉经营商告诉记者,已经有连续两个月的时间,他所经营的品牌每月的亏损额都在7-8万元。和经营户们面临的困难一样,批发商面临的同样是 “遇涨难涨”问题。 
  “生猪采购价涨了,但上涨的空间不能都转嫁给零售商,批发价加得太多,经营户没有利润空间,谁还卖你的肉?”几乎每位批发商都很清楚这样一个道理。 
  由是,在猪肉供应商体系中,正如厦门银祥集团的一位高层所描述的,“两极分化,强者愈强”。“有完整的产业链,就可以从源头上控制肉价的成本。”在银祥集团高层的评价中,从多个环节中挤压出来的成本优势就变得很明显了。 
  如今,批发市场上的经营户为了生存,只能投向批发价更具优势的批发商,而批发商通过压低批发价,对经营户进行秘密收编,扩大了地盘,也加速了行业整合。 
养殖户:看淡养猪 
  从经营户和批发商分析的情形来看,处于猪肉产业链上游的养殖户,才是影响行情的中坚力量。而事实上,生猪供应环节的提价也有难言之隐。 
  在这波涨价行情中,猪饲料同样未能幸免,而去年以前猪肉市场中曾经的低谷行情,已经先于这波行情洗牌了一次养殖户。厦门业内透露,在那波低谷中,很多早期的养殖户放弃了养猪。 
  养殖户的整合最终影响了生猪在市场上的供应量,在饲料价格上涨和供应量变小的情况下,生猪供应价的上涨成为一种必然。 
  从厦门业界的分析来看,养殖环节格局的改变还非短期之功,最近两年投资渠道的畅通,改变了一些养殖户的投资取向。“投资股票、基金,回收周期短得多,回报率则要高得多。” 
  由于从繁衍猪崽到生猪出栏,最短也要一年半的周期,因此,厦门业内估计,生猪供应的紧张状况估计还要持续。 

【2007变局之建材业】铜铝涨价建材商苦撑 
  今年以来,铜铝等材料身价的攀升就没有消停过,面对来势汹涌的“涨潮”,作为其下游产品的建材行业,也是随波逐流,苦苦维系着自己的利润空间。 

原材料只涨不跌 
  铜价随着国际铜价的跌宕而起伏,但几乎全是向上走,没有下来过。氧化铝和电解铝的价格也只涨不跌,以铝为例,短短三周时间内,中国铝业的现货销售价格从3500元/吨调升为3800元/吨,再调到4200元/吨,上涨了20%,而非中旅系的价格早已远远超过这个价格。铜的身价,不论是电解铜,还是精铜都早已翻了好几个跟头。虽然厦门几乎没有铜铝的生产厂家,但下游产品如家电、建材等下游行业却深受其影响。 

产品水涨船高 
  厦门的建材行业算是比较成熟,大小建材城的产品供应量满足整个城市的建设绰绰有余。但是随着铜铝的涨价,建材价格也水涨船高。“铜价涨得厉害,就拿我店里的铜线来说吧,以前一捆只要70块,现在要200多块,涨了3倍啊,而且越粗的线含铜越多,涨得就越厉害。”一位建材店的老板说。 
  在铜的涨价影响下,刚开始很多人考虑以铝代铜来降低成本,有人算过账,如果铜占的成本比例是30%,使用铜材料的总费用是1100元,如果用铝代替,预计降低成本415元,整体降幅高达7.5%的比例。所以,用铝替代铜对很多厂家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。但是现在铝的价格也一路攀升,成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。 
  成本涨,产品销售价格自然涨。记者在厦门某建材城内了解到,对于铜铝的涨价,商家也只能选择涨价,就连卫浴、器械组件等都维持与成本相同的价格涨幅。“我们当然要涨价了,进价高,卖得也高。有的时候这批进货价还没卖完,下一批去进货就已经涨了,有的顾客就以为我们同样的产品要不同的价格,很冤枉。我们也想尽办法维持正常的销售量,也仅仅能维持住利润空间,只能一直撑着吧。”下游建材商们也是竭力保存着自己的利益,但他们也担心有一天这个利润空间会缩小。 

回收站利润翻番 
  建材在销售市场上热气逼人,废品市场上也是炙手可热。建材涨了价,废品回收站内的那些废料、边角料顿时成了宝贝。不仅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手里的废品可以高价变卖,拾荒者们也开始四处回收铜、铝等材料。据同安一家废品回收站的店主透露,自己以前收购的这些废金属材料一直搁置,现在来买的人又多,生意很好做,随着材料越积越多,转手一卖比以前多赚了好几倍呢。据了解,这些原材料都是送回厂家直接回炉,回收站要转卖给废品公司,再由废品公司转卖给厂家,按照废品公司每吨赚30元,回收站每吨就会赚40元,数量又在不停增加。在几元每吨的废品回收行业内算是可观的利润。尽管如此,厂家从废品回收渠道拿到的材料还是省了不少钱。 

中间商混水摸鱼 
  涨价也给了一些建材中间商们投机的机会。据江头建材城的一位商家向记者透露,厦门的建材基本上主要靠外地购进,需要依靠中间供应商,他们从厂家购买产品后再转卖给下游销售商。由于建材价格一路上涨,所以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中间商大量购进,囤积货物,等到价格涨到一定程度后再出手,利润多了好几倍。“我们也没办法,我们只能根据进价来定卖价,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,要是不卖,就会亏本,要是卖,就要跟着涨,这钱赚得也不容易。”这位商家说。 

编辑:小鱼

分享到: 

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页面】

发表评论

相关新闻

投诉公布